“我们设计的不是房子,而是有趣的生活方式。”以使用者的生活方式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一直是零壹城市践行的设计方法。结合多年的中小学建筑设计实践,笔者尝试摆脱单纯的空间分类,而以学生的行为需求的时间性体验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基于学生泛学习活动时长将其对应的空间分为:即兴型(1分钟)、临时型(10-15分钟)、短暂型(20-30分钟)及不定时(“X”)四种类型。初步建立与其对应的建筑空间体系及其对应的设计策略。上篇中,我们主要探讨即兴型和临时型的空间体系。
随着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方式由教师“填鸭式”地单向传授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由统一课表向创新课程转变。因此,多元化的教学趋势对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校园空间中教室作为单一学习空间的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作为校园使用主体对学习空间灵活多样的需求。
学习不仅发生在教室,然而当下“以管理者自上而下思维模式出发的中小学校园设计”常常忽略学生作为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及其所对应的空间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型、探索型、创新型的教育模式要求学习空间:
1)在使用人数上适应个人学习、小组讨论、集体教学等多种学习行为;
2)在空间场景上容纳静态与动态,封闭与开放,室内与室外等属性;
3)在教学的信息传递模式上,区分单向、双向及多向等多种交互方式。
我们将满足上述几类需求的非教室单元空间定义为“复合型泛学习空间”。其中,复合型指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空间;泛学习指相对于以教师主导教学,由学习者自己发起(或由教师少量引导)、主导和探索的学习,时间与场地不固定的知识传递与渗透,具有明显的“随机性的学习方式”的属性。
学生作为校园空间的使用主体,其行为活动的自主性、不确定性和差异性是其设计空间设计的难点。如何系统化地研究、设计并建立相应的空间体系及逻辑?结合多年的中小学建筑设计实践,笔者尝试摆脱单纯的空间分类,而以使用者的行为需求的时间性体验作为切入点,分析当下复合型泛学习空间的诉求,初步建立其建筑空间体系及其对应的设计策略。
1 基于体验时长的泛学习空间体系
1.1 复合型泛学习行为的空间需求
多元化趋势下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要求复合型泛学习空间赋予学生自主探索空间使用功能的权利及适应行为需求变化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 易达性
多元化教育趋势下,学习活动摆脱教室空间与课堂时间的束缚,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课间泛学习方式。泛学习空间的易达性缩减通行时间,为短暂的泛学习时间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交流机会。
- 开放性
自由自主、动态变化的泛学习对应的空间呈现边界模糊、路径随机、情节偶然的特征,要求强化其空间的开放性,以此加强学生之间的视线交流,暗示、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泛学习活动。
- 多层次
泛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对对泛学习空间提出多层次的要求,形成多义灵活的泛学习空间,以适应个人、小组、集体等不同人数层级、不同形式的泛学习活动。
1.2 时间维度下的空间体系建立
传统中的教育类建筑为追求效率往往以空间功能作为校园规划逻辑导向,形成三个基本功能分区:1)教学区;2)生活区;3)运动区,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学生在课表安排下通往目标功能分区,校园因此成为高效运转的“教育的机器”。以课表需要出发的空间设计颗粒度过于粗糙,忽视学生特定时段的泛学习行为所对应的空间需求,由此笔者提出基于体验时间的角度建立教育建筑的空间体系。
基于学生泛学习活动时长将其对应的空间分为:即兴型(1分钟)、临时型(10-15分钟)、短暂型(20-30分钟)及不定时(“X”)四种类型。针对不同时长的泛学习类型,将其相应特点、行为及空间诉求简单地做如下归纳总结(表1),并以此作为不同泛学习时长所对应空间的设计依据。
2 即兴型 ≤1分钟
即兴型泛学习行为是无计划、突发的,主要表现为行走/停留中无意间的信息互换或对海报、展示墙中图形符号的随机提取,区别于其他泛学习类型的主要特征是:常常两个动作(行走/间歇停留、学习)同时进行。因此,要求其对应的空间具备安全感、流动性与标识性,让学生在身体移动的同时快速传递、接收信息。其设计重点是:
1)交通空间的形态、节点变化,为流动的学生或老师创造停下即兴沟通的空间;
2)结合二维学习界面,其直观性与视觉化的特征能够让学生即时获取、更新信息。
效率至上的传统中小学校园规划为符合消防、日照、间距要求,形成整齐划一的空间布局,虽然大幅缩减老师、学生通往各功能教室的时间,却减少学生行走于“大街小巷”时逗留交谈、获取公告信息及识别图形符号的机会。
流动的“大街小巷”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即兴型泛学习活动?以笔者设计的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为例,首先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通过对功能体量的合理规划与布置,对单一线性的“街巷”空间进行加、减法或变形的设计,利用“平面上复杂的凹凸变化,使其成为积极空间”,为学生、老师在“街巷”中偶遇时的短暂对话行为创造半围合的停留领域;
其次以院落为中心,通过高差变化、尺度不一的“大街小巷”,有机串联起艺术、知识、运动、演艺、人文五个区域,形成类型多样的街角活动空间,其中连接不同标高地面、踏步不等宽的大台阶成为学生在偶遇时可以坐下进行即兴交流、观察与模仿的聚集场所;此外,在街巷转角、交汇处或重要节点空间中置入海报、展板等学习界面并强化其视觉效果,让流动的学生获得瞬间的图形识别、常识积累等学习成果。同样,这种街巷式的设计,也在笔者设计的杭州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中被应用实践。
校园建筑需要一个像城市那样容纳街道、广场的内部结构,划分公共区域与私密区域,形成学生熟悉的空间组织形式,让学生能够无障碍的在校园穿行,如赫茨伯格倡导的“不时地诱发适应特定情况的特别反应”,任由学生去探索、发现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交通空间是除教学用房外占据校园总建筑面积最多的空间,不仅承载交通疏散功能,更是学生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师生在通行中的即兴交流行为的发生得益于安全的停留空间。
以义乌新世纪学校教学楼与宿舍楼的楼梯空间为例,通过延展、拓宽休息平台与楼梯踏步,为上下楼梯相遇的学生或老师之间突发的沟通询问、信息互换等行为提供不受他人影响的安全领域。并以扭转角度与标高错层变化的设计手法,将由始至终完全对位的常规双跑楼梯转换成错位多角度的直跑或多跑楼梯,丰富空间的几何拓扑关系,同时形成不同朝向、无规则的休息跑或缓冲空间。楼梯“通过不断地转化有利视点和观察视角产生空间感”,增加不同标高间交流互动与观望学习的机会。同样在宿舍楼梯空间以掏空体块方式,形成半开放的泛学习空间,成为学生睡前短暂分享日常生活学习的空间。
交通空间的流动属性更易激发突然的、随机的泛学习行为。作为正式学习空间的延伸,超越本来交通疏散的功能,承载了学生或师生之间单向、双向、多向的观点与想法的输出、接收、转译等行为活动。
3 临时型 10-15分钟
10-15分钟的临时型泛学习活动主要集中于课间时段,“不长不短”的泛学习时长决定了对应空间选择的主要原则:就近原则。因此,易达性强的走廊、连廊等连接空间成为课间泛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然而传统中小学教育类建筑中为追求经济高效而形成整齐划一的连接空间,虽然满足基本的教学与生活要求,却使得学生个体意识与思维在匀质穿越式的消极空间中被模式化。
如何使连接空间在满足日常教学需要的同时作为老师、学生课间临时型泛学习活动场所?首先强化空间联系,保证高效、有效地开展泛学习活动;其次创造功能复合、形态差异及尺度变化的连接空间,激发聚集欲望,具体空间设计表现以不等宽的通廊及三维立体的山墙空间为例。
相较于以设计规范与功能效率作为设计出发点所产生的线性走道空间,其单一不适的尺度、形态无法容纳更多的行为活动,而以学生具体行为出发所的走道空间尺度与形态更灵活适用于不同人数层级的泛学习活动需求,成为集疏散通行与交往学习为一体的“教育漫步道”。
以衢州新华第二小学(在建)为例,基于中小学建筑走道疏散宽度必须达到0.6m的倍数的设计准则,为了保证无障碍通行同时进行泛学习活动,确定走道最小与最大宽度的极差在1.8-2.4m。利用双首层的设计形成次级地面——二层屋面,置入屋顶景观并连接室内走廊,形成尺度多变、错落有序的半围合活动空间,消解冗长廊道空间的单调感,同时承载课间个人或多人默读背诵、兴趣交流等泛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课间聚集、使用频率最高的临时型泛学习空间。
此外,在廊道空间体系中,通过不等宽、曲直变化的风雨连廊连通各室内功能空间,同时各个功能体量内部交通自成体系,整体校园空间闭合成环,不同内部空间在此“漫步道”上层层渗透,“建筑布局在移步换位之间展开”,不仅强化室内学习与室外活动、横向走道空间与垂直交通空间的联系,并且提高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网状的连廊空间中偶遇与加入公共活动的机会。与此同时临近的室外大台阶成为学生席地而坐进行交谈分享、阅读思考的泛学习场所。这一设计手法在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中也得以使用,实践观察证明不等宽的走道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停留与交流时间。
过去对山墙的认识局限于空间围合作用,如何打破对山墙作为一片墙而无法承载活动的刻板印象?首先二维的山墙面是建筑的标识,其次作为三维立体的空间,包含楼梯、走道、活动空间。从二维到三维,山墙如何激发聚集欲望、容纳活动?
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的设计中,校园建筑被打散成15个小房子,进而形成了30个独特的山墙面。
利用这些山墙面形成“厚度”进而营造空间:直跑楼梯与双跑楼梯错层、扭转、拓宽所形成的休息平台与缓冲空间,这些空间作为教室空间的补偿与之紧密联系,成为流动空间中不受其他通行者影响、静态的、独立的分享平台;其中楼梯底下的灰空间组成30个不同类型的兴趣角,承载了小团体日常的学习互助、兴趣展示活动。并且通过虚与实、挖洞与填补、色彩与形状等对比变化赋予山墙易于识别的形象,其突出的构成因素与特殊活动使山墙成为区分各个功能体量的标志物。比起某一个楼号,这些标志物更容易具有学生描述中的指向性,创造区域归属感并吸引聚集进而产生丰富的交往与学习活动。
原文《中小学建筑在多元化教学趋势下的复合型泛学习空间设计研究》发表于《装饰》2022.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