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速城市化进程的大环境下,我们一直持续着对教育类空间的研究,将设计建立于对不同年龄段身心特征的把握。《小而不碎的小尺度(上)》结合以杭州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为主的多所中小学设计实践,我们探讨了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中小学设计策略其一,规划层面的“小尺度”所应对的设计与研究方法。本期我们将细说建筑要素层面的“亲用户” 策略。
亲用户
学生在校园里的每一天都被安排的像一部精密的机器,什么时候学习、休息、运动,都有既定的时间表、都在特定的校舍功能区中。这种站在学校和大人的视角、以功能为主导校园规划,很难说是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学校。
亲用户的策略,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而不是单一从功能:因为功能是既定的、静态的、单一的、抽象的、固化的;而需求是发掘的、动态的、复杂的、具体的、随时间发展的。功能是站在高处看学生,需求是站在学生视角看行为和情感。学生的需求是个性化的、多元的,设计的挑战在于了解用户那些未被满足和未明述的需求 。这种多元化需求与建筑单一的功能存在天然的矛盾:建筑单体如何满足功能的同时创造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空间?学生爱玩的天性与缺乏的活动场地该如何协调?
在设计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是发生在建筑要素的尺度,也就是楼板、墙面、屋顶、山墙面、楼梯、掏空与开洞等,并非建筑单体的尺度。通过不同建筑要素之间形成相互连接、空间多元、尺度差异、场景丰富的系统,创造远比建筑单体更为丰富的空间与场景,承载学生不同年龄、尺度的差异化行为与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探索精神与好奇心。
1. 是屋顶还是游戏场?
学生的天性好动,他们能把一块平地当做游乐场,能在狭小的空间玩捉迷藏。现代的学校虽然有室外操场,活动场,但这些整齐划一的场地经常因为尺度过大而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它们单一的空间状态也缺少满足学生好奇心去发现游戏方法的可能性。设计师发现教学楼的屋顶除了满足建筑基本的遮风挡雨、抵抗重力及包络形态之外,如果把屋顶上下表面理解为空间,屋顶的上层空间可以容纳景观绿化与运动场地;屋顶的下层空间可以容纳活动。让屋顶与学生的行为发生连接,也就增加了“一层”,这一层是提供学生个性化活动的空间。对于一般四层的教学楼建筑,在不增加楼层数与建筑密度的情况下增加了25%的活动场地面积,让运动在剖面上展开 。
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中,15栋小体量的单体就有15个双坡屋顶,创造了15种屋顶下的空间状态、增加了15个课外游戏场:如躲猫猫、种植园、小剧场、阅览室、跑道、观星室、眺望台等等。这些屋顶通过楼梯与下层连廊联系,形成屋顶活动场系统。在屋顶遮挡下,学生活动不受天气影响。洞口界面的变化引入天光与自然,剖面丰富高差带来活动方式的拓展,平面隔断与围合方式差异带来平面流动性:这些都是划分小尺度,增加空间多样性,让学生自己发掘使用方式。
在天台第二小学中,面对高密度的环境,跑道和建筑不可兼得。设计师通过屋顶跑道这种看似浪漫实则理性的屋顶策略[5] ,捍卫学生奔跑的权利,同时释放了3000平米公共活动空间。屋顶通过楼梯与各层相连接,形成立体的活动系统。
2. 像理解城市一样去理解校园
学校作为整体其实是一个小尺度的社会,而学生正是在其中通过亲身经历来建立自己的社会意识。走廊、楼梯这些在教室以外的空间并不只是作为教室的连接,更是学生相遇的场所。操场、会堂也不仅仅只有其字面的功能,而是学生沟通交流的空间。这些发生在教室外的日常活动其实也是教学中重要的部分。
在塑造校园的时候,像塑造城市一般,无论是是在市政厅、广场、公园这些经过设计让市民聚集的空间里,还是在街角、弄堂这些未经设计定义的暧昧空间,学生如成人在参与公共活动中完善自身的社会意识。像理解城市一样去理解校园,在学生的眼里校园就不仅是一栋栋单体建筑,走过的道路,经过边界,教室的区域,进入的节点,以及所在的标志物[6] 。每一栋建筑是一个街区,每一个街区有自己的标志物,而山墙面刚好成为了这种标志物的建筑元素。
在设计中,山墙面成为建筑的标识、创造区域的归属感感。从面到体,山墙并不是一片墙,是加厚的有空间的界面(Thickened Surface) [7]。山墙是一个空间,包含着楼梯、连廊与活动场地。通过半透与实、开洞与完整、色彩与冷暖、垂直交错的楼梯与水平交织的连廊,这些差异化的设计方式,每一个山墙面变成独一无二的意象,形成校园界面与场所地标。山墙不仅是建筑的围合界面元素,更成为室内空间的延伸。
3. 100-1=101
掏空与开洞是教学楼对外采光通风的窗口。而现在教学用房的门窗经常设置有便于班主任监控学生上课与自习状况的观察窗。窗户对于学生来说不是窗口,而是变成了等级制度下的被监控的工具。在设计师的策略中,将掏空与开洞这种二维的建筑元素增加了一维,表面上看是把原有的实体空间减少了一部分,实则掏空的部分成为了学生课外活动、接触自然的场所,增加了整体空间的丰富程度,反而达到了100-1=101的效果。
在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中,把教学楼和宿舍楼局部的体块掏空形成半开放的活动空间,并且用色彩统一活动空间的辨识度与归属感。这些活动空间是学生们课间交流的场所,在教室与地面集中活动场地之间创造了中间层级的活动场地,让课间短暂的时间也能让学生充分玩耍。
原文《高密度环境下中小学设计的三种策略研究》发表于《时代建筑》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