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初衷是在衢州大花园核心区建设规划的有利背景下,利用项目本身对于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公共属性,将空间打造成以城市公共活动为中心的模式。设计将四种不同功能互通互融集成为一个巨大的平台,实现对于衢州微缩城市大院的高位视角,弱化项目地块边界线,使景观绿化自然地渗入,让建筑“轻轻”的放在自然之上,将“城市大院”公开共享给所有市民和城市客人。
总体建筑形态以《考工记 •匠人》中的都城为蓝本,结合衢州村落,创造一个小尺度的微型城市。虽然各功能在其中各自独立,却紧密衔接成一个整体。设计将建筑体量打散后再旋转连接,打开部分围合体量以开放室外空间。建筑体量变化充分结合场地形态,呼应周边建筑与环境,并且在外部设置连续步道。坡道和动态连接底层,使被打散的建筑有序链接,整合成全新的整体。
高低串联的坡道创造出 " 景随步移,步移景异 " 的空间体验。在保证内部功能的良好衔接的同时,建筑最大化了每个功能部分的采光、通风和景观,形成水院、木院、书院三个中庭区域。并在其中置入空中步道,与斜屋顶呼应,打造多维度的视野,创造出了如园林般亦断亦连的精彩内部空间和外部院落。
建筑采用低层高密度的设计手法,塑造亲切的小尺度的建筑体量,带坡屋顶,营造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用连续起伏的斜屋顶统一建筑群,连绵起伏的体量创造出延绵的山景意向,模拟群山的天际线以衔接沿城市主干道的城市天际线。主入口处打开做出欢迎拥抱的姿态,坡屋顶的连续起伏展现出衢州生态山水的城市气质。